过去的二十年见证了英语作为一种通行的国际语言(EIL –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逐步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专家学者(例如Crystal, 1997, Graddol, 1997, McKay, 2003等)都一致主张英语已经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个体的国际语言(International Language)或者世界语言(World Language)。学习英语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进而推动了第二语言习得(SLA)的迅猛发展。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主流文化通过电视电影,书籍报刊进行交流学习,投资企业等方式不断渗透到世界其它地方,这使得很多语言研究者不无焦虑(McKay, 2003),毕竟,根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第二语言使英语学习者(L2 English Learner)的数量已经接近并且即将超过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口(Native Speaker)数量(Graddol, 1997)。
鉴于此,很多学者认为英语作为外语的教育(TESOL – Teaching of English as Second or Other Language/Languages)应该把文化差异的重点放在本土文化(Local Cultures)而不是英语主流文化(Native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上。教授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要看不要判(Not to judge but to perceive.),“入乡随俗”不仅对于英语学习者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英语母语人士同样适用。在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Trompennaars(1998)也指出了“六注意(Awareness),三尊重(Respect),两交流(Communication),两协调(Reconciliation)”的主张。McKay(2003)进一步提出把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来教授时,必须注意:一. 重视本土文化;二. 重视当地老师;三. 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这与Smith(1976)关于不必深入学习英语主流文化、国际语言本土化、国际语言仅作为交流工具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