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考试网

六级变革透视中国英语教育之惑
2月底,教育部宣布对目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进行重大改革,新办法将从2005年6月开始在180多所院校全面试点。由此,有关英语六级考试的风波似乎应该平静。但是,掩盖在这个考试背后、浸透于社会诸多领域的“英语霸权”问题,却由此引发争论。

大学英语教学与六级考试:谁为谁服务?

六级英语培训场面火爆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本来是对高校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程度的一种检验,现在大学外语授课和学习都围绕通过六级考试进行。教学与考试,究竟谁该为谁服务?”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疑问,在各位代表特别是教育界代表中引起广泛共鸣。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的通行证、社会就业的重要标尺,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反而被淡化和弱化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集美大学副校长苏文金说。

从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规模从10万多人逐步扩大到到2004年的1100多万人。随着考试社会权重的增加,考试违纪舞弊事件频发。

苏文金指出,四六级考试在设立之初,对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来社会对英语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四六级统考成绩便成为检验英语能力的主要标准。有关部门把考试通过率作为大学评估的一个指标,结果每个大学都以此为教学实力的体现,导致了应试教育,滋生了考试经济。这显然跟设立考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纪宝成说,四六级证书功利色彩越来越,四六级考试也就渐渐和检测英语教学这个方向偏离:考生去应试学习,教师去摸命题规律,教学片面追求考试通过率,忽视听说应用能力的提高。

“很多学校把四六级证书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标准,可以一票否决。其实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企业正确选拔人才。”纪宝成说,“用人单位也有种错觉,不管需不需要英语人才,反正你应聘者就要通过四六级考试。这种对人才高学历和证书的盲目追求,在用人标准上造成了一种误导。”

大学英语教学和四六级考试改革呼声四起。教育部日前宣布,2005年6月起,在实行考试改革试点的180多所高校中,英语四、六级考试由原来的100分制改为710分的记分体制,不设及格线,只发放成绩单,不颁发合格证书。

“教育部此举正是试图突出‘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功能。”苏文金说,“让六级考试为英语教学服务,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英语四六级证书:欲罢不能?

教育部改革四六级的消息传出,有人担心这场改革“换汤不换药”,对“分数会不会与学位和用人标准挂钩”生出新的疑虑,有的人则担心:以后该拿什么证明英语水平?一时间,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似乎都有些无所适从。

每次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的广告很容易就能看到

苏文金代表说,上世纪末,社会对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没有适合的衡量标准的情况下,本来是对高校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程度进行检验的四六级考试便成为主要的社会衡量标准,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一种尺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人才外语水平的要求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共同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新大陆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晶的看法代表了很多用人单位的观点:“我们高科技公司面临的是国际化的竞争,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上,希望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工具

王晶认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英语四六级证书和文凭还是需要的。应聘者来的时候有六级证书,起码能给提供一个信息:这个人大概具有什么程度的英语水平、经历过什么程度的考试,如果这种考试是公平的确实代表水平的。就像学位证书一样,也许这个博士来这里并不适用,但证书至少说明他博士毕业了。”


事实上,在就业市场上,英语证书起到的是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学生作为向用人单位证明自我能力的“名片”,二是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的“筛子”。

取消了英语证书,一些在校大学生生出了新的“烦恼”。有人说,取消了证书反而增加了我们届时自我推荐的难度,没有权威的“介绍信”,我们无法直接明了地向用人单位表明自己的外语水平。毕竟,英语四六级考试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普遍接受的公共标准。即使用成绩单来取代合格证书,迟早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标准。与其如此,何必要改呢?

而作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很多用人单位来说,取消英语证书也带来了不便。一些涉外单位、企业管理层人士表示:他们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而在面对大量求职者时,明确的对英语证书的要求可以帮助他们完成第一轮筛选工作。取消了证书,就必然要增加选拔人员的成本,花费更多精力进行甄别。

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取消了合格证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不会降低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诸多方面对它的关注,因为处于不同角色中人们几乎都要从它身上获得自己利益的需求点。

在纪宝成代表看来,多年来四六级英语考试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依赖心理,严峻的就业形势助长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高学历和证书的盲目追求,使得英语四六级考试升温,也造成了证书一纸难求,改革后又欲罢不能。

他说:“我认为每个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外语人才标准,而不要一窝蜂地盯住四六级考试,应该注重对学生本身的考核。学生是否优秀,你可以当面测试。”

苏文金认为,考取岗位职业证书完全是应试的,而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目前来看,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各种社会考试,企业要什么样的英语水平人才可以要求什么样的社会考试证书。学校还是应该按照学校的方式,教授英语基本知识和规律。
英语:科学还是工具

接受记者采访的教育界人士均认为,当前四六级的改革并不能解决我国英语教育的根本问题。

80%的人“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用来学英语

在当前社会高标准、严要求之下,英语渐渐被“神”化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曾对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过“花多少时间学英语”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80%的人“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用来学英语。

“放眼看去,中国的亿万人民学英语成本非常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学习外国语上花如此大的代价。”纪宝成代表说,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把英语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学习,因为这是他们的专业;但是对于大量非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应该当作工具来看待,注重实用,而不是像科学那样去研究,过多强调语法。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把科学和工具混在一起了。”

“由于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有的人英语学好了,专业却落后了,母语水平也低得可怜。事实上,从学校教育乃至职业规定等全方位的‘英语崇拜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们的民族教育。”苏文金代表说,“现在很多大学,包括人民大学、北师大都在提,现在我们国语,自己的语言都教不动了,这些本来要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但很多被英语教学给耽误了。”

有专家指出,在国际化的潮流中,我们需要通过外语教育在民众中普及英语,并需要一批水平很高的英语人才。但是,普及化不等于“专业化”“母语化”,我们更不能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像印度那样的“英语民族”。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和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是做高级服装面料的,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业务的,这部分都需要较好的英语能力,因为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还要进口设备;另一类是技术工人和生产工人,占绝大多数。“后面这部分人不要求外语水平很高,进口设备大多有中文说明。”

王晶说:“其实我们需要的英语水平是实际应用能力。我现在和外国客户有邮件联络,可能我写给他的信里面有很多语法错误,但只要不影响交流,他能懂就好了。如果是官方文件、合同之类,当然要语法很严密,但那可以让专门外语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去做。”

很多代表指出,如果把本来是一种语言工具的英语上升到“唯英语论”的地步,便是走进了一个误区。这同国家的外语教育、用人政策和舆论引导等都有一定的因缘。(记者:吕诺 张舵)



     友情链接: [英语四级考试网] [PETS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网] [GCT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考试网]
英语六级考试网 www.cet6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