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据听真题的不同层次,基本上,可以把听题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初听 众所周知,听真题时的第一感觉是无法取代的。第一次听题,是对考生听力的一次全新考验,所以,大部分考生也非常重视测分。但是由于太重视分数,往往刚听完一个部分就开始对答案,甚至每听一题就对一题的答案。应该说,这样的做法首先干扰了正常的做题程序,而且使考生养成依赖答案的习惯,最后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做题效果,毕竟,在考场里,考生听题必须一气呵成,在整整二十分钟时间里,根本没有机会休息,更不用说对答案了。所以,第一次听题,最好能够模拟考场的情况,制造考场的气氛,甚至对自己施加一些临考的压力,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听题效果。即使是有个别题目不确定或者没有听清,也必须强迫自己至少在整套真题听完以后再对答案(而不是对照原文),然后再着手寻找问题。
2. 听写 在第一遍听题结束以后,考生往往会碰到以下两种情况:一.发觉有些自己犹豫不决的题目猜对了;二.发觉有些犹豫不决的题目改错了。对于这两种情况,考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实这些题目就像比赛中的机会球一样,做对与否几乎完全取决于运气。所以,无论对错,都应该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另外两种容易被忽略的现象是:一.考生可以在第一次就把握住题目的大意,因此可以比较轻松地把题目答对;二.考生无论如何努力地试图去听也无法把原文中的信息通过听力的手段解构。对于第一种现象,考生必须防止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是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完全懂了,其实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听到,没有听出来,或者是没有听懂)。而对于第二种现象,有些考生往往就急于求成,在第一时间就翻开原文进行对比研究。这些情况,都是广大考生必须避免的。刚才已经说过,真题的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在初听之后,考生需要开始一个漫长的细嚼慢咽的消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做听写练习,不厌其烦地对自己所做的每一道真题进行听写练习,无论对错。这样一来,本来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暴露出来了,本来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则被具体化地落实到了词、词组、和短语等语言基本单位上。如此一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考生可以从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全面审视自己现有的听力水平。
3. 整理 当找到自身存在的隐含或者是具体的问题之后,考生就可以开始归纳整理自己在听写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了。一般,每个考生的情况不同,因此问题也因人而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小对话题,那么问题基本上可以从单词、词组、口语表达方式、场景及其相关语境词、句型结构、时态、语态语体、和语音语调等几方面进行归类;如果是语段题,那么问题基本上可以从词组、句型结构、语段语篇结构、文章体裁、考点分布、和标志词等几方面来进行归类;而如果是复合式听写,那么问题基本上可以从漏词、错词、大小写、时态语态、数、同音近音词、细节把握、语言归纳整理能力、和句型结构的掌握等几方面来进行归类。通过比较系统地归纳和整理自身暴露出来的问题,考生可以比较一目了然地发觉自身的薄弱环节所在,因此也就有了对症下药的科学依据。而且,考生往往会发觉,由于听力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所以,所谓听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由于“听力”出了问题,而且还因为词汇量限制、句型掌握不稳固、语法知识不系统、语言功能掌握不全面、语段语篇理解不透彻等等其它“非听力”因素而出现障碍。这样,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各种工具书,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
|
|